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2015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第一批)申报的通知
2015-06-29

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精神,为改革我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组织方式,进一步突出需求导向,加强顶层设计,超前部署,建立围绕重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我厅研究决定启动2015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与组织方式

(一)主动设计项目

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我厅在征集需求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主动设计了“石墨烯应用专项”等13个重点研究专题(见表1)。各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实施目标和申报主体要求详见附件1

1  2015年省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项目清单

序号

专项名称

课题名称

1

石墨烯应用专项

1. 石墨烯导电剂在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中应用

2. 长寿命石墨烯基铅炭超级电池

3.海洋工程装备用石墨烯重防腐涂料

4.高强石墨烯纤维

5. 低成本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在柔性液晶显示器件中应用

2

工业机器人专项

1. 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

2. 工业机器人整机集成关键技术

3. 典型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机器人设计及应用技术

4. 特种机加工机器人设计及应用技术

5. 物品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设计与集成技术

6. 传统制造产业机器人装配线设计与集成技术

7. 智能装备系统融合设计及应用技术

3

3D打印专项

1. 三维打印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2. 三维打印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

4

大数据应用专项

1.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平台研发

2.大数据驱动的行业知识图谱及个性化推荐技术研究与应用

3.基于大数据的公用事业管理平台与应用示范

4.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文化创新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

5.电子政务综合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

5

量子通信专项

1.量子通信密钥分配核心设备开发

2.量子通信接入系统的兼容性研究

3.量子加密与经典加密融合技术

4.大规模量子通信组网技术研究

5.商用量子通信网络的应用研究

6

农村信息化示范专项

1.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2.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

3.现代农业气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

4.农村民生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

5.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6.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

7

五水共治技术专项

1. 河道水质强化净化与水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2. 河道生态护岸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

3. 河道底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4. 河道治理与维护的智能化管理及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5. 农村污水简约化处理工艺与管理技术集成示范

6.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综合控制技术集成模式与示范

7.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提标改造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

8. 畜禽排泄物污染源评估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8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专项

1.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快速修复集成技术

2.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

3.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灾害治理及污染防控技术

9

浙江传统文化再创新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1. 无酸化书画用纸工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2. 龙泉青瓷宋代薄胎厚釉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丝绸织品分析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 传统文化产品数字化工艺再现与创新设计技术研究

10

智能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1. 模块化智能组合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2. 智能舞台声光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3. 支持高效协同制作的虚拟预演排练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11

浙江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科技合作专项

1. 联合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

2. 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3. 联合共建国际技术转移机构

4. 联合共建科技或创新园区

12

26县绿色技术应用专项

13

浙江省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上述主动设计项目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组织申报。对照主动设计项目主要研发内容和实施目标,有能力解决附件所列技术问题和实施目标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或产学研合作的联合体,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均可进行申报。

(二)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

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仅限于纳入我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尚未落实攻关任务的66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具体名单见附件2。对照省政府、企业所在地政府和企业三方责任书约定的建设期研发任务和目标,凝练并主动设计项目1项。其中属地宁波的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根据宁波市计划安排进行申报。

二、申报要求和程序

(一)主动设计项目

应征主动设计项目的,应当对照本通知附件明确的项目名称、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企业牵头申报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2014年研发投入占主营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有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或企业研究院,有稳定的科研团队和创新组织;企业为实施项目已投入相应资产、资金和人力;企业在知识产权、环保、金融、生产安全等方面信用记录良好。新设立的科技创业企业不受上述条件限制。涉农科技企业可适当放宽上述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条件申报门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牵头申报的项目,如有明确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任务的,应当寻求具备相应示范和转化产业化条件的企业或应用单位合作进行申报。

(二)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

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应当根据建设责任书要求,编制完善产业技术路线图或企业研究院发展规划,分析相关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发展重点、研发基础和技术差距、获取并掌握关键技术的方式和途径等,明确企业研究院今后35年发展的攻关方向和主要任务,按照拟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的紧迫性、对产业发展影响度和技术成熟度,凝练并主动设计申报项目1项。项目补助经费总金额按责任书约定300万元或450万元的支持强度,2016年安排三分之二经费,项目实施中期检查通过后,再安排三分之一经费。项目名称根据责任书目标技术主攻方向,由企业研究院自行凝练确定。重点企业研究院是独立法人的,可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如是企业内置的,由企业研究院依托企业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请各市县科技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帮助所属重点企业研究院做好项目申报的服务指导。

三、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

(一)网络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行网络在线填报方式组织申报。项目申报单位须通过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做好项目的网络申报工作。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zjsti.gov.cn/index.aspx

(二)申报管理。各市县科技部门、省级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协调并协助做好网络电子数据的提交工作。同时在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纸质材料与项目清单报送省科技项目受理中心。

(三)纸质材料报送。项目申报纸质材料包括:申请表(要求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可行性报告和经费预算书等相关申报材料,一式二份。项目汇总表字段包括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及身份证号码、项目总经费、申请财政经费和备注等7栏。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和通过国际合作组织申报项目,请在备注栏中注明。通知中需要附相关申报材料附件的,用纸质一并报送相关材料复印件。

项目申报纸质材料和项目汇总表由归口管理部门统一报送省科技项目受理中心。

(四)申报时间要求。2015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报送省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申报截止时间:2015820日。请各设区市在规定时间内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和推荐工作。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关于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各市县科技部门要按照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实施要求,加强对属地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实施和申报工作的指导,协调并解决项目实施和研究院发展遇到的问题,落实好责任书约定的研究院建设配套资金和由地方安排落实的项目。本次组织申报的项目,进入竞争性评审程序,不能通过专家评审的,暂缓立项支持。各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应当按照责任书约定,自签订日起自觉履行研究院建设和相应的科技攻关任务,确保完成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目标。

(二)关于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纳入省重点研发计划,不再另行组织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和力量合作应征上述主动设计项目的,请在申报材料中注明国际合作项目,并同时提供合作双方正式签署的项目合作协议等相关国际合作的佐证材料。

(三)关于项目立项安排。主动设计项目视项目申报和专家评审情况,原则上优选1项作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实施。如同一主动设计项目申报竞争对象较多,技术水平较高,技术路线或实施目标不同,视情确定2项及以上项目立项平行实施。26县绿色技术应用专项项目,拟从今年申报项目中竞争性择优确定8-10项予以立项支持。

(四)关于项目申报资格。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主持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数一般不得超过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一般不得超过2项。承担在研项目已达上述限定数的,应当重点做好在研项目的实施工作,限制申报2015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创新型企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数一般不超过2项,其他企业不超过1项,承担在研项目已达上述限定数的,限制申报2015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企业牵头申报的,申报企业上年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销售收入比例至少达到1.5%以上。

(五)关于申报项目实施期限。主动设计项目的实施期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技术成熟度、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科学确定,原则上不超过4年。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实施期为3年。

(六)项目申报的其他注意事项。各归口管理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应当严格审查申报项目信息的真实性。项目申请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没有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以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申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经费预算书等电子申报附件材料中应严格回避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组成员的相关信息,以确保网络远程专家评审的公正性。纸质材料在网络申报并通过系统打印,以保证纸质材料与电子申报材料的一致性。

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受理中心地址:杭州环城西路33号省科技大楼112房间

联系电话:057185214237

联系人:都康飞 张慧

 

附件:

12015年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项目

266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清单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5625

 

抄送:省财政厅。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15625日印发

 

附件1

2015年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项目

一、石墨烯应用专项

(一)石墨烯导电剂在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中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发石墨烯导电剂在动力锂电池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石墨烯在电极浆料中的均匀分散技术,研究基于石墨烯的二元及多元复合导电剂的导电网络结构及其与电池性能的内在联系。实施目标:针对石墨烯导电剂特性,研发相匹配的电池合浆、涂布等工艺,研制出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相关技术指标参照国家或国际先进技术标准自行确定;形成中试或工业化生产线,产品在电动汽车和其他动力电池、储能应用领域示范应用。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合作。

(二)长寿命石墨烯基铅炭超级电池。主要研究内容:研发石墨烯功能添加剂在铅炭电池中的应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及开发适合铅炭电池的特种石墨烯;研究石墨烯在铅炭电池中的添加工艺及其制作方法;重点研究石墨烯在铅炭电池中的电化学特性和延长寿命的作用机理。实施目标:研制出基于石墨烯的新一代长寿命铅炭超级电池,在高倍率条件下的负极活性物利用率较普通铅酸电池提高10%以上;形成中试或工业化生产线,产品在电动汽车和其他储能项目中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三)海洋工程装备用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主要研究内容:以严酷海洋环境中各种装备设施的腐蚀防护需求为牵引,开展高性能石墨烯海工重防腐涂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通过石墨烯表面修饰或功能化等途径,研究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强化阻隔效应和增韧机理,解决石墨烯加工过程中再分散性问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石墨烯海工重防腐涂料及其配套涂装工艺技术。实施目标:研发重防腐、高附着力、抗冲击性、抗氯离子渗透石墨烯涂料产品,建成中试或生产示范线,产品并在重大海洋工程设施或装备上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四)高强石墨烯纤维。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氧化石墨烯尺寸、分散度、氧化程度、官能团等因素对其液晶性和可纺性的影响,设计制备连续纺丝与丝束设备,优化石墨烯纤维连续制备工艺和后处理方法,评价纤维丝束的导电、导热、力学等性能,并开展在超轻电线电缆、电磁屏蔽、柔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实施目标:建成单丝和至少200丝束的连续制备示范线,石墨烯纤维导电率优越,抗断裂强度高。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五)低成本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在柔性液晶显示器件中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低成本连续生长与转移工艺,研究石墨烯在动态生长环境下的成核和成膜机制,研究张力控制对于石墨烯薄膜生长与转移品质的影响。实施目标:获得方块电阻低、透光率高、宽度不低于0.2米和连续化长度不少于 500的未掺杂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形成满足上述指标的三层叠加的低成本石墨烯导电膜。发展石墨烯薄膜的低成本图案化技术,批量化制备基于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液晶显示模块,完成可卷曲的10寸以上柔性液晶显示器件演示。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合作。

二、工业机器人专项

(一)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技术,重点开展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器及软件等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建立多轴关节机器人减速器的高精度设计理论与方法,突破多轴机器人的通用控制器及上位机辅助编程软件的开发、测试、评价技术。实施目标:研发试制适用于高精度、快响应、变负载应用要求和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机器人控制器等核心功能部件1个或若干个作为研发内容,并应用于机器人整机系统,从而为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的产业化提供支撑。申报主体:从事工业机器人零部件或工业机器人集成研发的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牵头单位可以同时申报以下(二)(三)(四)个支持方向。

(二)工业机器人整机集成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强机电耦合环境下的结构与控制协同优化以及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研究,建立以全域变负载工况下结构强度、刚度设计条件及电气系统参数为约束条件,以轻量化为主要目标的机器人结构拓扑优化与变惯量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优化的协同设计方法。实施目标:研发试制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的多轴关节式或并联工业机器人样机并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从而为工业机器人整机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申报主体:从事工业机器人零部件或工业机器人集成研发的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三)典型机械零部件制造机器人设计及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以汽摩配、液压气动件和五金工具等典型机械零部件制造为代表的专用机器人应用工况,从机械系统、驱动及执行系统、多传感融合、路径规划、机器视觉、控制系统等多层面设计着手,开展典型机械零部件制造专用工业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建立整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和测试方法,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面向典型机械零部件制造行业应用的专用工业机器人,并实现工业化应用,从而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申报主体:工业机器人或智能生产线实际应用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四)特殊机加工机器人设计及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打磨、焊接和表面喷涂等特殊机加工应用工况,从机械系统、驱动及执行系统、力传感系统、轨迹规划、机器视觉、加工质量控制、控制系统等多层面设计着手,开展特种专用工业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建立整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和测试方法,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面向特殊机加工应用的特种工业机器人,并实现工业化应用,从而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申报主体:工业机器人或智能生产线实际应用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五)物品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设计与集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工业物品在制造过程各工序之间传输和成品包装过程中的物品传输过程复杂、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工伤频发、产品质量追溯困难等共性问题,开展物品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设计与集成技术研究,开发出不同环节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形成工业机器人辅助作业条件下整线节拍优化和产能评估方法,提出分散控制模式下的生产线智能控制、诊断方法。实施目标:研制出面向物品传输行业和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的机器换人智能生产线,实现典型行业应用推广,从而为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应用行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申报主体:工业机器人或智能生产线实际应用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六)传统制造产业工业机器人智能装配线设计与集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传统制造业装配线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工伤频发、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共性问题,开展工业机器人智能装配线设计与集成技术研究,开发出不同环节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形成工业机器人辅助作业条件下的自动装配、整线节拍优化和产能评估方法,提出分散控制模式下的生产线智能控制、诊断方法。实施目标:研制出面向传统行业产品装配、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的“机器换人”智能装配生产线,实现典型行业应用推广,从而为机器人智能装配线应用行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申报主体:工业机器人或智能生产线实际应用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七)智能装备系统融合集成设计技术及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v4.0的要求,以基于机联网泛机器人概念设计制造的机械产品特别是智能化装备系统为研究和开发对象,重点开展机械结构、流体动力、先进控制、信息处理和联网协同等融合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建立基于机械结构、流体动力、先进控制、信息处理和联网协同等技术融合的智能设计方法,开发出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系统,并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和轻工印染等行业中得到应用验证。申报主体:智能装备系统企业联合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申报。

三、3D打印专项

(一)三维打印关键材料制备技术。主要研发内容:针对三维打印工艺对材料特性依存度大、三维打印过程材料力学性能差和耗费成本高等问题,重点开展金属基粉末材料、陶瓷粉末材料、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性能梯度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揭示打印工艺与材料性能之间的耦合规律,建立材料的批量制备工艺和参数控制方法,形成制备材料在后续打印工艺中的应用解决方法及制品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目标:研发试制打印后零部件力学性能达到类似金属材料、整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打印材料并在工业级三维打印机得到验证和应用,从而为高性能三维打印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和工业级三维打印机的研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申报单位:从事材料研发的省内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二)三维打印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主要研发内容:针对三维打印工艺过程对制品质量影响重大的问题,重点面向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光固化等工艺过程,开展三维打印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揭示打印工艺参数与制品多指标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特定打印材料和打印工艺条件下的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实施目标:研发试制以工艺控制参数为内核的三维打印控制系统与软件并在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工业级三维打印机得到验证和嵌入应用,从而高性能工业级三维打印机的设计制造和推广应用提供支撑。申报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或产学研合作。

四、大数据应用专项

(一)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平台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探索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研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共性软件或系统平台,为我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共性平台支撑;开展平台的辐射应用工作,支撑相关的大数据应用产业和重大项目。实施目标:针对大数据海量、异构等特点,整合我省优势科研资源,解决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存储、去燥、集成、分析、保护等若干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我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平台支持。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牵头,联合大数据领域的相关优势企业共同参与。

(二)大数据驱动的行业知识图谱及个性化推荐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非标类商品数据及相关多模态跨行业信息的数据采集、存储、组织和元数据抽取、管理等技术;研究相关行业产业链的资讯、交易、用户行为等的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究相关知识计算引擎和行业交易、行业发展趋势深度挖掘技术;研发基于大宗、非标类商品交易的O2O模式的云平台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在房地产、纺织服装等行业进行应用示范。实施目标:通过对行业交易数据中心大数据的组织与分析挖掘,实现非标类大宗商品基于O2O的深度交易体验和个性化推荐,从而促进相关行业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及行业产业链的深层次发展。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牵头,联合相关行业优势企业共同参与。

(三)基于大数据的公用事业管理平台与应用示范。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大规模城市部件、人群感知数据的采集和融合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技术等。研发基于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应急指挥系统或公用事业监管系统、民生服务系统等;在大型社会活动、城市交通、环境资源监测与预警等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示范应用。实施目标: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管理数据中心,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实现静态城市部件的高效实时监控、动态事件的智能预测、源头治理、协同处理、动态管理,从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公共应急事件预测和处理水平。申报主体:智慧城市管理领域的大数据相关企业牵头,联合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参与。

(四)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文化创新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分析网络文学、在线音乐、在线电影、网络游戏等为主体内容的文化大数据面临的特定技术挑战,攻克用户行为模型、精准投放、跨界融合等相关关键技术;研制文化创新大数据处理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文化创新服务,开展规模示范应用。实施目标:通过文化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创新融合文化领域多种数据与服务,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为百姓提供个性化、互动式、创新性丰富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申报主体:数字文化创新领域的大数据相关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

(五)电子政务综合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社会联动的大数据资源采集和积累机制,实现数据标准化;研究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与开放机制;研究大数据的数据处置与个人隐私保护机制;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云计算;实现不少于3个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实施目标:基本建成全省政务大数据库、经济管理大数据库、社会管理大数据库;建成政务、空间地理与环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各领域的专业数据集;在疾病防治、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等领域实现应用示范,应用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申报主体:电子政务领域的大数据相关企业牵头,可联合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参与。

五、量子通信专项

    (一)量子通信密钥分配核心设备开发。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高速量子密钥分配技术,减少远距离量子通信信号衰减,研发单光子光源发射器和单光子探测器设备;开发高性能的密钥提取电子学设备配套工作,保证量子通信的成码速率。实施目标:量子密钥通信距离50100公里量级时,成码率达到10kbit@ 100km 。搭建量子通信系统原理系统,进行量子通信密钥分配设备的整机实验验证,保证量子通信密钥分配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牵头,联合量子通信领域相关企业参与。

(二)量子通信接入系统的兼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使量子网络接入系统可以兼容各种已有的接通信终端设备,如商用的IP电话、IP传真、多媒体终端、PC机等经典通信设备;研究保障安全打印/复印的量子通信终端设备,可在打印/复印时通过量子秘钥芯片进行安全控制。实施目标:外部通用的通信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综合接入量子网关,“即插即用”的接入量子通信网络,并正常使用量子密钥对相应业务进行加密。申报主体:高校或科研院所牵头,联合量子通信领域的相关优势企业共同承担。

(三)量子加密与经典加密融合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在量子密钥加解密应用系统方面,研究量子加密与经典加密融合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兼容经典通信协议和支持多种业务接入的高端量子网关设备,实现量子通信加密技术与经典通信安全技术的融合。设计IP包截取和分析、密钥生成、多用户密钥管理、多重用户身份认证和高强度加解密算法,实现基于上述算法的加密模块。实施目标:综合利用量子/经典融合加密技术、加密模块以及量子网关设备,实现语音、视频、传真、文件传输、视频会议、安全Web访问、电子邮件、数据离站备份,以及金融数据中的用户名/口令传输、身份认证信息等各种实时/非实时业务的安全保密的数据传输。申报主体:量子通信领域的相关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四)大规模量子通信组网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具有任意可扩展的量子通信组网技术,包括量子通信网络管理和控制技术、可兼容多种量子终端(固定和移动量子加密终端)的应用层技术;研究综合接入量子安全网关技术,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对于商用应用终端业务控制信令的透传,具有商业应用终端即时接入的功能;研究多节点中继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技术,包括量子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系统热切换技术、基于开放的网络体系架构和标准接口的量子通信网络终端信令系统等。实施目标:在浙江省内建设量子通信城域网或通信干线,实现大规模组网的技术可行性,并通过网络控制及计费系统来提高网络稳定性,解决建网后的收费及盈利模式。申报主体:量子通信领域的相关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五)商用量子通信网络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将成熟的光纤量子通信技术和产品无缝融入传统政务内网,建成实用的高安全量子政务网;确保政府数据云的安全传输及分级保密;研究直接提供量子通信接入网络服务,全面替代目前部分运营商在推广的IP-VPN企业专网服务;研究将量子通信QKD系统与电力、金融等通信系统相结合,实现电力、金融的量子安全通信网关系统。实施目标:基于构建的量子干线及城域网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示范,在涉及政务、商务、金融、电力等对数据保密要求较高的重要领域展开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并在这几个行业用户建立各自的应用示范标杆。申报主体:量子通信领域的相关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六、农村信息化示范专项

(一)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开发综合信息门户,采用网站群信息系统和分布式网站架构,建立web门户以及移动客户终端门户,实现各个子系统集中管理、协同维护和分布式统一部署;开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容量可达到PB级的数据规模;开发中央控制与管理中心,重点建设中心展示系统和硬件支撑系统,提供集中展示、信息控制及管理通道;集成开发呼叫中心,通过统一呼叫热线,为用户提供实时互动、方便快捷的集电话、短信为一体的服务;制定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专业业务管理数据的指标设置、数据分类、采集规范、数据交换等相关标准体系,集成和对接行业市场上多类别的媒体渠道。项目目标:到2016年底,实现农村信息化资源有效整合、数据有效传递、信息有效沟通,形成一站式服务、多部门联动、全覆盖应用的农村信息化数据中心和网络体系。申报主体: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相关企业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参与。

(二)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研发现代农业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土壤、耕地、养分”三位一体管理系统和农业“两区一田”业务管理平台;研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包括智慧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农业应急指挥视频监控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研发并开展农业信息移动互联服务,包括掌上农民信箱、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等;研发林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浙江省林权信息服务和展示平台。项目目标:实现农业“两区一田”数字化管理,建立各县(市、区)土壤数据库,指导2个县(市、区)创建农业地理信息和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建立新的林权管理服务模式,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信息服务。申报主体: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联合申报。

(三)现代农业气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农用天气预报模型;开展不同时间尺度农业气象条件和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在线分析、影响评估;开发智慧气象我的气象台手机客户端。项目目标:构建包括实时气象信息、天气预报数据、农田小气候信息、农业气象指标等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库;实现覆盖全省的气象信息服务;实现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申报主体: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联合申报。

(四)农村民生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研发和部署三务公开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便民服务门户系统、内容管理系统、互动支持系统、数据对接系统、数据库系统、用户管理支撑系统,建立村级便民服务平台;优化省远程办党员教育云平台和“时代先锋”门户网站,改进直播功能,优化移动客户端和互动电视功能,构建基于电脑、电视、手机“三屏互动”的农村党员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目标:面向全省农村用户提供远程教育、三务公开、办事指南、便民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实现智能化数据处理和个性化服务;指导2个县(市、区)创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工程。申报主体: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联合申报。

(五)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开发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支撑体系,建设浙江农产品电商平台。项目目标:建成具备创业人员和电商创业孵化功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具有大数据中心支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形成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建立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的示范基地;并为相关市县创建示范工程提供指导与服务。申报主体:电子商务领域具备较好基础和能力的高校、院所或企业承担。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以浙江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开发面向生产环境的数据采集系统、面向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面向基层管理部门的农产品检测信息直报系统、面向省级监管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交换中心。项目目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和标准体系,实现高效、实时、便捷的农产品生产管理、监管控制和追溯查询;指导2个县(市、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工程。申报主体: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联合申报。

七、五水共治技术专项

(一)河道水质强化净化与水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受污染河道水质恶化、水生态退化和水体自然修复能力差等问题,开展河道污染特征研究和水生态问题诊断,研发并集成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水生植物强化修复技术、低成本人工增氧技术以及水体生态多样性修复技术,并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估,形成适合于不同污染类型的河道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实施目标:研发出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河道水质强化净化集成技术3套以上,建成科技示范工程2-3个,示范河道长度2km以上,COD削减30%以上,TN削减20%以上,TP削减10%以上。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应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二)河道生态护岸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研发具有良好生物亲和性和较高环境附加值的新型生态混凝土砌块及其规模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研发生态混凝土、生态袋等新型护岸材料的护岸工艺和生态景观多样化构建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实施目标:研制出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生态混凝土砌块产品3个及以上,产品制备成本低、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并且植被根系可透过生长的新型生态混凝土砌块;开发出适用于直立式或斜坡式河道生态护岸集成技术1套,建设科技示范工程2-3个。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应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三)河道底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底泥污染特性,研发原位污染物减量新技术,以陶粒和绿化种植基质、生物肥料或生态护岸材料等高值产品为资源化目标,突破河道底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配套前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提出河道底泥综合处理经济适用的系列技术,形成技术规范。实施目标:针对污染河道底泥的特征,研制出污染物原位减量新技术,以底泥为主要原料的陶粒和绿化种植基质、生物肥料或生态护岸材料,产品性能指标达到相关行业标准。建设2-3个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工程,原位减量化示范工程,底泥VS减量20%以上;资源化示范工程,底泥处理规模均不小于10/天。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应用单位牵头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申报。

(四)河道治理与维护的智能化管理及长效运行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研发针对河道水质变化的移动监测、自动监测、低空航测和实验室监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基于 3G 4G网络的数据收集和信息反馈系统,进行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开发,形成河道治理与维护的智能化管理云平台;通过经济决算和环境评估等手段,探索河道生态修复、水质强化、生态护岸、底泥处理等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河道治理与维护的高效、稳定技术管理体系。实施目标:建成我省河道治理与维护绩效的评估体系,并构建河道治理与维护智能化管理云平台,实现跨部门的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的信息共享,开发河道治理与维护智能化管理的APP软件1套,获得发明专利2-3项,建设科技示范工程1-2个。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应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五)农村污水简约化处理工艺与管理技术集成示范。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省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提升与运行管理需求,以现有适用技术为基础,研发适应我省不同污染类型、不同经济条件与排水标准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和新材料,创新开发高效低耗生态化脱氮除磷技术,以“模块化”“简约化”“智能化”为目标,研制农村污水处理模块化成套化设备;开发低成本、省人力的实时监测设备与智能化监管技术,形成系列化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监管体系;研究建立我省农村污水污染物减排评估与工程技术评价体系、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政策与保障机制;构建工艺设计简化、设备装置模块化、运行管理智能化、尾水利用资源化的“四化”式农村污水处理新模式。实施目标:选择生态屏障区或农村污水处理有迫切需求的村3-5个,建立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技术集成科技示范工程,技术推广总规模 100m3 /d,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值优于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应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六)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综合控制技术集成模式与示范。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省水产养殖品种多、规模大、与水系关联度高等现状,以生态循环理念为引领,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循环利用为导向,以龟鳖、鱼、虾类等水产养殖品种为对象,开展低成本养殖原水净化预处理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低污染配方饲料养殖技术,实现养殖污染源头控制;研制土著高效微生物制剂,研发适合水产养殖特点的原位生态净化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与装置,实现养殖过程的污染减排;开发脱氮除磷、去除抗生素和COD的高效低耗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优化构建生态混养、水产养殖与种植业相结合的水产养殖新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负荷、降低投资与运行处理费用。实施目标:建设3-5个尾水处理规模200/天或服务养殖面积1000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工程。TN削减15%以上、TP削减率10%以上,减少养殖用水量10%-20%。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使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申报。

(七)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提标改造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畜禽养殖废水中高氨氮、高COD及抗生素等突出污染问题以及种养养分适配难、提标改造的技术需求,研究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强化工艺,研发高效低耗同步脱氮除磷、重金属及抗生素协同去除新技术;研制沼液高效预处理-膜浓缩资源化减量化成套装备;开展沼液及其浓缩肥农田精准适配利用与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集成创建系列养殖废水种养耦合生态循环利用新模式,建立3-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提标改造与资源化利用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目标:每个废水处理示范工程规模在100/天以上,沼液高效预处理-膜浓缩资源化减量化成套装备处理能力大于50/天,出水水质指标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征求意见稿)》。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使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申报。

(八)畜禽排泄物污染源评估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畜禽养殖排泄物环境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缺乏,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重点开展畜禽养殖饲料及其排泄污染物赋存形态的识别检测技术研究;科学评估畜禽排泄物农业利用对耕地土壤的污染状况,研发畜禽排泄物污染因子示踪与监测方法,开发畜禽排泄物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及高值化安全利用技术;开发饲料源畜禽养殖污染物控制技术,优化饲料配方与加工工艺,提升饲料利用率,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集成构建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源评估及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实施目标:制定技术规程1套,建立科技示范工程2个以上,显著降低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风险;饲料中微量元素CuFeZn水平较国家限量标准降低20%以上,畜禽养殖排泄物NP含量分别下降20%15%以上。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实际应用单位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八、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专项

(一)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快速修复集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农药、化工等行业产生的苯系物、氯代烃、PAHs及有机氯农药等高风险有机污染场地修复难题,研发热脱附修复SVOCs污染土壤技术系统装备,设备及运行费用分别低于国际同类的20%以上,尾气净化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污染土壤中高浓度SVOCs去除率达95%以上。实施目标: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修复污染土壤1000m3以上。形成SVOCs污染场地/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规范;研发异位洗脱修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技术系统装备,对DDTPCBs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修复污染土壤1000 m3以上。形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异位增溶洗脱修复技术规范。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中、重度重金属污染农田,以土壤高效修复与有效利用为主要目标,重点研发土壤重金属污染缓解与迁移阻控技术、土壤培肥改良技术、重金属高积累的非食物链植物(绿化、纤维、能源类)的筛选与种植技术、修复植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形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成套技术。实施目标:建设面积不少于300亩的科技示范工程,耕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减少20%以上。针对重金属轻度超标土壤,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保证农作物安全生产为目标,筛选重金属低吸收、可食部分低累积的农作物品种,研发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技术等,形成重金属轻度污染土壤安全生产成套技术,建设科技示范工程,耕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达到非污染农田标准,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控制在国家无公害质量标准以内。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优先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申报。

(三)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灾害治理及污染防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根据我省非正规固废填埋场数量、分布及现状,提出一条无害化治理及土地再利用的合理化途径。结合若干典型非正规填埋场治理工程实践,研发成套的非正规填埋场治理技术,包括场地勘察及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存量固废加速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渗滤液围堵控制及抽排处理技术、场地封顶覆盖及生态修复技术、场地地基处理及土地再利用技术,为我省非正规填埋场的无害化治理和土地再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实施目标:建设科技示范工程1个及以上,库容均在50万立方米以上,臭气和甲烷溢出率小于20%,COD析出浓度小于100 mg/L。申报主体:申报牵头单位为浙江省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

九、浙江传统文化再创新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一)无酸化书画用纸工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系统、广泛收集古法制造无酸纸的相关实物、图像资料,整理相关文献,系统整理并研究该类造纸技艺中的原料使用配比,检测并分析打浆、调制和抄纸过程的纤维状况,总结提炼出高质量耐老化书画用纸的原料配比,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各种已有打浆和抄纸工艺对纸张质量的影响因子,通过研究与实践结合,实现工艺最优,为进一步研究和规模制造打下坚实基础。实施目标:研发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国内领先水平的无酸化书画用纸生产工艺技术并制定其规范生产流程,所生产的各类书画用纸稳定性超过500年,可耐4次以上揭裱,从而解决传统书画用纸易老化、高质量纸生产规模受限严重等问题,并在造纸相关企业得到产业化验证和应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二)龙泉青瓷宋代薄胎厚釉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系统收集和梳理宋代龙泉青瓷的相关文献、实物和图像资料,分析和研究龙泉青瓷宋代薄胎厚釉工艺中胎料的配比系数、釉料的配比系数,从而进一步研究胎料、釉料的配比配方;研究胎料与釉料在生产阶段、素烧阶段、高温烧成阶段的收缩比例系数,并通过实验烧制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实现工艺最优化。实施目标:以研发工艺烧制的薄胎厚釉青瓷在保证手感轻巧、釉层丰厚、滋润饱满,似玉非玉的宋代龙泉青瓷特色外,其外釉:胎:内釉厚度比例保持在111的范围,生产成品率达到75%以上。建立龙泉青瓷宋代薄胎厚釉工艺流程及生产标准,并在相关企业得到验证并进入小批量生产。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三)丝绸织品分析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系统收集和梳理中国古代丝绸织品的相关文献、实物和图像资料,针对丝绸织品的纤维、染料、丝线、组织、图案和色彩等工艺特征,研究丝线构成、织物组织、图案设计、色彩配置等方面所蕴含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元素;针对丝绸织品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和同位素组成等物化特性研究相应的分析检测技术。实施目标:针对古代丝绸织品,建立相应的分析检测体系,纤维和染料的检测下限达到mg级,色彩记录还原度达到95%;依托产学研模式将检测结果应用于中国丝绸再设计再创新的实践,并在相关丝绸生产企业得到验证和应用,获得50个具有丝绸特色的文化产品。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合作。

(四)传统文化产品数字化工艺再现与创新设计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整理典型领域(丝绸、瓷器)文化DNA的发展图谱,构建面向文化创新设计的典型数字资源库,以支持创意创新元素的提取和嫁接;研究传统文化产品(丝绸、瓷器领域)数字化工艺再现与创新设计的关键共性技术,包括基于超高清视频编码的工艺过程数字化再现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定制创意创新元素(如丝绸面料花型图案)计算机单CPU多核协同并行生成和拼接技术,基于多视角的文化产品精细虚拟展示技术。实施目标:数字资源库包含5000件以上典型文化元素;针对工艺过程数字化问题,研制实现H265编码,25fps4KX2K超高分辨率工艺过程数字化再现设备,针对个性化定制创意创新元素计算机快速生成和拼接问题,实现单CPU 36核及以上的计算机多核协同并行计算技术,针对文化产品数字化虚拟展示问题,实现实物数字化误差不大于其尺寸的1%。课题成果在丝绸、瓷器文化产品领域的至少1个单位进行试点应用,开发设计新产品20种以上。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牵头,联合相关行业优势企业共同参与。

十、智能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一)模块化智能组合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演出舞台型式呆板、迅疾构建能力低下、艺术渲染力缺乏等难题,通过开展运动舞台轨迹规划、修正优化、自动记忆及调出,实时数据无线传输和处理、室内定位和角度指向、协同运动控制以及安全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一种新型智能组合运动舞台装备;研究实时基于智能运动舞台双向传输下的演出运动数据控制技术;研究运动舞台在快速承载演员或布景、道具下多模块协同组合构建与演绎实现方法。实施目标:研发试制模块化智能组合舞台,该舞台具备无线驱动运行、激光导航定位、平面万向运动、自动巡航返程、预定编程控制以及随机手动遥控等功能;该舞台以3m×3m×0.3m为基本单元,可积木式快速拼装或拆解,具有运行自安全保护功能;实现舞台最大动态载荷:2.0kN/m2、定位精度:±10mm、角度分辨率:0.1度;课题成果在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牵头单位可以同时申报以下(二)(三)课题,同时作为智能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总负责协同确定各课题之间的接口标准。

(二)智能舞台声光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演出对舞台声光电系统形式多样化、灵活性、动态性的需求,研究演出活动与声光电系统设备机械运动的逻辑关系,归纳提取演出活动元素与声光电系统设备机械运动的行为契合;研究音乐节奏与设备机械运动的协调关系、误差控制范围;研究灯光和视频的明暗、节奏及画面呈现与设备机械运动、音频播放的协调关系、误差控制范围;研究声、光、电效应与设备机械运动的统一智能控制技术。实施目标:研究实现舞台大场景虚实结合、声光电与设备机械融合的智能控制舞台快速切换场景技术。实现以智能控制系统统一协调声、光、电效应与设备机械运动、表演活动无缝契合并控制其误差在视觉暂留容许的范围内的舞台声光电系统;在这种协调运行状态之下,机械运动控制点数不少于30个,灯光控制点数不少于32个,视频控制点数不少于8个,音频控制点数不少于16个;课题成果在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牵头单位同时作为智能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成员协同确定各课题之间的接口标准。

(三)支持高效协同制作的虚拟预演排练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中大规模舞台预演排练,研究基于各舞台角色个体的示范表演而创建虚拟个体模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从而建立各角色走位和肢体动作数字化标准;综合各虚拟个体模型和声光等舞台要素,创建演出数据库和虚拟的标准演出;研究实际预演排练中基于计算机视觉和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演员实时定位跟踪和动作识别技术(误差小于5厘米),以便通过识别结果与标准虚拟演出数据对比,达到预演排练检错的目的。实施目标:为大幅度降低中大规模预演排练的难度和成本,与智能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总负责单位协同,提供高效协同节目制作的虚拟预演排练系统,在百人以上的大型预演排练中实时检测(时滞小于1秒)并报告视觉可发现的演员走位和动作错误等问题。系统亦可提供大容量演出数据库及其上的大数据服务,为推广优秀舞台文化提供科技支持。课题成果在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牵头单位同时作为智能舞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成员协同确定各课题之间的接口标准。

十一、浙江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科技合作专项

(一)联合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我省与沿线国家共同的技术需求,支持双方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联合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本地化研究,联合开展技术适应示范推广等,同时在合作研究过程中结交一批知华友华的科技力量。实施目标:联合制定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带动我省适用技术和产品在合作对象国的应用和推广,同时联合培养科研人才。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

(二)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双方重大需求,立足我省先进技术领域,与沿线国家的相关机构合作,在沿线国家共建高水平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实施目标:与沿线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依托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开展高水平的联合研究和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培养,推动我省先进技术和产品走出去,同时提升合作国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技术水平。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

(三)联合共建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主要研究内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政府部门、技术转移专业机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合作,联合共建国际技术转移机构,搭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共同支持双方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对接。实施目标:促进我省和合作国家在科技服务,尤其是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双方企业创新合作需求与对接平台,组织参与系列技术转移对接活动,为促成双方机构更多的双赢合作提供专业支持和相关渠道,同时帮助我省企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和市场。申报主体:专门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机构、高等学校或企业牵头。

(四)联合共建科技或创新园区。主要研究内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企业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在对方国家建立科技或创新园区,发挥各自优势,创建相关软硬条件。实施目标:加强双方产业和行业间的互动,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辐射作用。帮助我省企业到合作对象国进行先进技术及产品的示范推广及应用,形成、带动和融合相关产业链。申报主体:各级政府、高新园区或有实力的企业牵头。

上述浙江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科技合作项目(一)纳入省重点研发计划,(二)(三)(四)部分纳入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十二、26县绿色技术应用专项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设立26县绿色技术应用专项。主要研发内容:申报项目应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为目标,以绿色生产技术应用为项目主攻方向,结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自主确定方向并凝练申报项目。实施目标:解决26县绿色发展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强化生态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生态经济“造血”功能。申报主体:26县(市、区)所属企事业单位牵头组织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每个县(市、区)限报1项。

十三、浙江省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和我省《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若干意见》精神,建立全省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统一公开平台。主要研发内容:系统功能模块包括需求征集、指南和通知发布、用户管理、表格定制、项目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审批、合同签订、监督检查、项目变更、验收管理、专家管理、信用管理、系统管理等。系统开发应遵循具有动态架构的云计算技术相关标准,保证系统的先进性、规范性、安全性、开放性、兼容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确保系统实施和服务的效率和弹性。系统采用JavaEE框架,B/S架构,纯Java技术实现,采用Oracle数据库,支持多种等主流浏览器。实施目标: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项目管理系统,满足科技部门统一公开管理项目的要求,兼容现有省级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相关数据;系统设计在项目相似性检测、评审专家智能推荐等管理环节具有大数据分析、智能推送服务功能;实现各类表格按需求自动生成,管理流程、分级管理权限灵活定制;与科技云服务平台、省政府政务服务网、电子监察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要求在20166月运行上线,系统运行维护3年。设区市科技部门试点1家,县级科技部门试点2家。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软件开发企业或产学研合作,申报单位(团队)在政务管理系统开发有较好的案例。(申报单位需要了解现有省级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情况的,可与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系。联系电话:0571-85116723。)

 

附件2

66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清单

 

1.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

2.交通投资智慧高速云工程与云服务研究院

3.华数媒体云研究院

4.华三通信物联网研究院

5.华信设计云工程研究院

6.好络维医健云技术研究院

7.电腾云光伏技术研究院

8.威星燃气云研究院

9.归创血管类医疗器械研究院

10.诺尔康神经刺激科学研究院

11.微泰医疗糖尿病检治器械研究院

12.天松医疗内窥镜手术系统研究院

13.启明介入式心脏瓣膜研究院

14.聚光智慧环境技术研究院

15.万事利丝绸智能设计与制造研究院

16.运达风电研究院

17.兆丰机电研究院

18.哲达流程工业云服务研究院

19.力太科技信息工程研究院

20.国自机器人信息工程研究院

21.长川电子智能生产系统研究院

22.和利时自动化技术研究院

23.中为光电半导体行业智能制造研究院

24.富生工业信息工程研究院

25.天能动力电池及材料研究院

26.泰普森创新户外产品研究院

27.浙华农业信息工程研究院

28.世源医用降解产品及智能化处理装备研究院

29.科惠植入医械研究院

30.联宜电气技术研究院

31.万里扬汽车变速器研究院

32.开尔珐琅技术研究院

33.今跃工业信息工程研究院

34.斐络重点工业企业设计院

35.浙江省海天绿色智能注塑装备研究院

36.慈星智能纺机自动化研究院

37.石墨烯应用研究院

38.浙船海工研究院

39.均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40.宁波中兴智慧城市研究院

41.中策船用动力研究院

42.东蓝智慧城市研究院

43.博威新型合金材料研究院

44.舜宇智能光电技术研究院

45.宁波明欣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轻型高压化新型石化装备研究院

46.东软(宁波)智慧健康研究院

47.中之杰智慧城管云服务研究院

48.戴维婴儿保育设备研究院

49.鑫高益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院

50.美康体外诊断系统研究院

51.开山高效节能压缩机研究院

52.禾川智控驱动研究院

53.铭众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院

54.明峰核医学影像系统研究院

55.万丰智能装备技术及材料研究院

56.龙盛精细化工研究院

57.盾安传感科技研究院

58.陀曼工业信息工程研究院

59.伟星高分子技术研究院

60.永高新型管道研究院

61.仙琚制药甾体药物研究院

62.宝石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研究院

63.华峰新材料研究院

64.中讯电子元器件智能生产控制技术研究院

65.海力生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

66.浙江大唐纺织科技开发研究院

(序号35—50为属地宁波市的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根据宁波市安排组织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