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温州经开区进出口呈现逐步回暖态势。一季度,进出口值为
17424.23万美元,同比增速为-4%。二季度进出口42883.18万美元,同比增速为2.53%,其中,4月份外贸出口增速仅为-5.99%,5月份下降趋势变缓至-1.57%,6月份我区外贸出口进一步向上终于打破零增长,完成出口总额39878万美元,增速达到3.41%,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47个百分点。现将经开区外贸出口形势分析如下:
一、外贸运行特点:
1、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长加速。
上半年,经开区出口仍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出口37533.37万美元,同比增长0.87%,占出口总额的94.12%。同期加工贸易出口2345.28万美元,同比增长达72.90%。
2、自营生产企业成为外贸进出口企业主力军。
一是经开区进出口以自营生产企业为主。1-6月自营生产企业出口24294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量的60.91%;进口2139万美元,占进口总量的71.2%;外贸企业出口7362万美元,全区出口总量的18.46%,进口381万美元,占进口总量的12.69%;三资企业出口8222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量的20.63%;进口482万美元,全区出口总量的16.11%;二是境外采购商以直接到生产厂家采购为主。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采购商购买力下降,更希望通过直接到厂家下单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三是个别行业的企业进口业务增长明显。今年1-6月温州博德真空镀铝有限公司进口1934万美元,同比增长134.14%,占自营生产企业进口总量的90.41%,占全区进口总量的64.38%。
3、欧、美市场启暖回升,新兴市场增势强劲。
1-6月经开区对欧洲出口20323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对北美洲出口4520万美元,同比增长0.96%;对拉丁美洲出口4322万美元,同比增长4.95%;对亚洲出口7802万美元,同比增长7.92%;对非洲出口1559万美元,同比增长15.93%;对大洋洲出口1199万美元,同比增长83.07%。
同期经开区对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以色列、加纳等亚非新兴市场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出口1131万美元、845万美元、485万美元、203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5.11%、52.86%、134.51%、120.92%、66.89%。
4、高新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1-6月经开区高新机电产品出口23484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量的58.38%;鞋、包、服装等传统产品出口13148万美元,占出口总量的33%。传统产品中除鞋类出口略有增长外,服装、纺织品、箱包等几大类产品由于区域调整以及近年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等原因,出口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目前开发区出口产品结构已逐步转变为以高新机电产品出口为主,传统产品为辅的格局。
5、新增出口企业出口态势良好。
上半年经开区新增加出口企业27家,其中流通企业10家,自营生产企业12家,三资企业5家,总计出口1732.49万美元,出口额直接转化为上半年出口增量。
二、存在的问题:
1、国外经济形势虽有复苏迹象,但还是不容乐观。
通过走访企业,参加广交会了解到,今年美国经济有所复苏,但欧洲的经济还是不容乐观。目前境外采购商的主力军已经以亚洲、中东、非洲为主了,企业普遍反映客人的质量较以往有所下降,由于客户主体的变化,以及这些地区的政局、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一些企业不敢贸然接大单,前期只是试探性的接些小单,慢慢的建立贸易信任度,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势必也将影响经开区今年的外贸出口。
2、企业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在扶工兴贸各项扶持措施的推动下,经开区企业贷款满足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受调查企业平均贷款满足率为77.14%,比去年同期上升9.28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略有下降。随着企业订单的不断增多、企业生产综合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显著提高,资金缺口也将随之扩大。
3、新兴产业成长性不足。
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足,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光伏产业发展遭遇困境。二季度,经开区归上工业中光伏企业共有7家,停产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下降4.2%,除竞日机电外,其他企业产值均大幅下滑。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各大银行不允许对光伏行业进行新增贷款,使得光伏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部分光伏企业往往有订单也不敢接。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一要做好广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的服务工作,在各个时间节点告知企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二是要通过文件、电话、网络将省、市上级部门组织的国外重点展会信息发布给企业,让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市场定位有针对性的选择展会,提高出口效率;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借助阿里巴巴、侨贸网、中国制造网、网上广交会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各类贸易,开拓网络出口市场,获取贸易订单。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夯实招商工作基础,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发挥人人招商机制,建立完善的客商、项目信息,有目的、有组织的走出去,引进来。在项目筛选中从经开区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出发,确定产业发展重点,重点谋划一批机械电子、激光光电等产业的龙头大项目。把好的项目引进来,项目投产之后,才可能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拉动全区外贸出口增长。
3、培育出口品牌,深化基地建设。
通过加大对国际技术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和高端生产设备、技术和紧缺原材料进口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创建自有出口品牌,并组织企业积极申报温州市级和省级出口名牌。加大对“中国五金洁具之都”、“中国食药机械基地”和“中国建筑电器产业基地”三大国字号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宣传力度,完善已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展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面。
4、坚持外贸经济运行监测机制。
今年外贸形势极为复杂,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升、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我市信贷危机等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直接影响了外贸企业的发展。所以从年初开始就紧绷这条弦,每月都派专人对外贸运行的数据进行梳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外贸出口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要时刻给与关注,如有数据下滑较大的情况发生,立即与企业联系沟通,掌握情况。
5、进一步推进政企联动,强化综合服务。
在引导企业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服务企业。一是向企业积极宣讲有关优惠政策,使企业能用足用活政策,并协助企业积极申请省市等上级部门的各项扶持资金;二是要加强与外管、海关、信保、银行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及时沟通,掌握第一手信息;三是邀请相关部门和区内重点出口企业召开关于信保、加工贸易、出口贷款等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四是要坚持走访制度,深入第一线,时刻把握动态情况,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帮扶解决。
转自: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