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现状及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情况,推动国内单位“走出去”,根据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征集和技术转移机制调研的通知》(国科外二便字[2011]25号)要求,我厅协助科技部向各相关单位征集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并开展技术转移机制调研工作。
一、征集和调研说明
技术征集和技术转移机制调研的重点领域包括能源、节能减排、农业、林业、废弃物利用、水资源、资源环境、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等十二个领域,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低碳绿色技术,如信息技术、生命技术、材料技术、化工技术、工程技术等也属于此次征集范围。技术征集定位在已推广应用、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包括发展中国家用得起、易维护、易掌握的成熟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技术转移机制调研主要调研我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典型案例、合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二、征集和调研办法
本次征集和调研工作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单位登陆http://www.istcp.org.cn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网),点击“技术征集与调研”,填写技术和产品信息的请点击“技术征集”,填写技术转移机制的请点击“机制调研”。
三、期限和要求
本次网上征集和调研工作于6月20日截止。征集的技术将列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技术储备,用于手册编制、平台搭建及技术转移等相关工作,请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
本次征集和调研工作,各单位不需报送纸质材料。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乐斌,李其朋
电话:(0571)87054053,87054069
电子邮箱:liqipeng@zjinfo.gov.cn
附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征集与技术转移机制调研指南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处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征集与技术转移机制调研指南
为全面了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现状及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情况,推动国内单位“走出去”,请各部门、单位面向辖区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征集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并开展技术转移机制调研工作。具体说明如下。
一、技术征集和技术转移机制调研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包括减缓气候变化技术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减缓气候变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减少温室气候排放技术等,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应对极端气候环境的防灾减灾技术、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等,如农业减灾、节水农业、疾病防治和卫生防疫技术。
技术征集和技术转移机制调研的重点领域包括能源、节能减排、农业、林业、废弃物利用、水资源、资源环境、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等十二个领域,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低碳绿色技术,如信息技术、生命技术、材料技术、化工技术、工程技术等也属于此次征集范围。技术征集定位在已推广应用、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包括发展中国家用得起、易维护、易掌握的成熟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技术转移机制调研主要调研我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典型案例、合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二、手册和平台简介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汇编我国已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应用或有应用前景但尚未转移的气候变化适用技术,用英汉双语编写。手册将提交有关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或在重要国际科技合作场合发放,让发展中国家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等了解我国气候变化技术产品,促进我国技术走出去。手册第二版将在第一版基础上,更新补充低成本成熟适用技术。
技术转移平台以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促进发展中国家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发、转移和培训,提高发展中国家科技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我国技术走出去服务。此次及前次征集的成熟适用技术及高新技术将纳入平台数据库。
手册第二版及技术转移平台将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共同编制、建设,并在2011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南非德班会议上发布。
三、技术征集与转移机制调研办法
本次征集和调研工作通过网络进行,系统对各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开放,5月1日起,相关单位登陆
http://www.istcp.org.cn(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网),点击“技术征集与调研”,填写技术和产品信息的请点击“技术征集”,填写技术转移机制的请点击“机制调研”。各科技管理部门可登陆查看辖区内各单位填报情况。技术征集和技术转移机制调研表附后。
四、征集期限和要求
本次网上征集和调研工作于6月30日截止,请各有关部门、单位大力支持,尽快开展征集工作,确保征集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征集工作,各科技管理部门不需在线审核,各单位不需报送纸质材料。
技术征集重点领域
一级领域
|
二级领域
|
能源
|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地热、沼气、氢能、海洋能、其它);
|
传统能源的清洁开发利用(挖掘开采、发电技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
|
高效输、变、配电技术,智能电网;
|
热电联产等多联供技术;
|
镍氢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
|
CO2捕集、利用和封存;
|
其它;
|
农业
|
节水旱作农业;
|
户用沼气技术;
|
农业机械;
|
高产抗逆品种(抗旱、抗涝、耐高温、抗病虫害等动植物品种);
|
环保肥料及科学施肥技术;
|
农药科学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
|
改进水稻种植技术、牲畜及粪便管理;
|
养殖技术;
|
水土保持技术;
|
盐碱和渍害治理技术;
|
气候变暖导致家畜疾病的防治;
|
农业防灾减灾;
|
秸杆等农业废弃物利用;
|
其它;
|
林业
|
植树造林技术;
|
森林抚育管理;
|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控制技术;
|
森林防火技术(包括预报、监测、扑救技术);
|
树种改进技术(包括耐寒、耐旱、抗病虫树种选育);
|
经济林及能源林管理;
|
木材加工;
|
其它;
|
水资源
|
生活节水技术与产品;
|
人畜安全饮用水技术;
|
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
|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业水循环利用技术;
|
流域水资源管理技术;
|
人工增雨技术;
|
海水淡化技术;
|
蓄水和保护技术;
|
荒漠化治理技术;
|
其它;
|
卫生健康
|
疾病防治;
|
热带病防治(疟疾、霍乱、黑热病、昏睡病、登革热、其它寄生虫病和热带病等);
|
安全饮用水和改善卫生条件;
|
灾后卫生防疫;
|
其它;
|
建筑节能减排
|
节能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节能改造);
|
太阳能建筑技术(主动式、被动式、混合式);
|
建筑节水节电;
|
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节能;
|
墙体保温;
|
节能建筑材料;
|
高效照明和采光(包括LED);
|
其它;
|
工业节能减排
(钢铁、建材、电力、化工、轻工)
|
钢铁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
建材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
电力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
化工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
制造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
轻工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
能效提高;
|
余热利用;
|
资源回收利用和替代;
|
高效终端电气设备;
|
改良型和替代型生产性技术;
|
其它;
|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
节能冰箱、节能空调、节能电视、节能洗衣机、节能电脑等电器;
|
其它;
|
防灾减灾;
|
气象预报技术;
|
抗旱技术;
|
防洪防汛技术;
|
海堤及风暴潮屏障技术;
|
其它;
|
资源环境
|
环境监测技术;
|
草场植被恢复技术;
|
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技术(红树林栽培、移
种和恢复技术,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沿海湿地保护和恢复技术)
|
应对海平面升高;
|
其它;
|
废弃物利用
|
填埋甲烷回收;
|
废弃物焚烧;
|
堆肥;
|
回收利用和废弃物最少化;
|
其它;
|
交通
|
自行车(含电动车自行车);
|
新能源汽车;
|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
清洁柴油;
|
智能交通;
|
其它;
|
信息技术
|
|
生命技术
|
|
材料技术
|
|
化工技术
|
|
工程技术
|
|
其它
|
|
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征集信息表
领域
(单选)■√
|
o 能源 o 农业 o 林业 o 水资源 o 卫生健康
o 建筑节能减排 o 工业节能减排 o 商用和民用节能减排
o 防灾减灾 o 资源环境 o 废弃物利用 o 交通 o 材料技术 o 信息技术 o 生命技术 o 工程技术 o 化工技术 o 其它
|
技术名称
|
|
技术种类
(单选)
|
o 成熟适用技术 o 高新技术
|
技术类别
(多选)
|
o技术 o产品或设备 o服务
|
技术简介
|
描述技术(产品设备、服务)的功用、技术指标、特点优势等
1. 功能与用途
2. 主要技术指标
3. 应用范围
4. 技术特点、优势
|
技术成熟度
(多选)
|
o已推广应用 o可在发展中国家投入产业化
o成熟产品
|
技术易用程度
(单选)
|
o无需培训,即可使用
o需简单培训后,方可使用
o需专门培训后,方可使用
|
使用经济性
(多选)
|
o使用成本低 o首次投入成本高,后期使用成本低
|
后期维护情况
(单选)
|
(描述产品设备的后期维护情况,技术、服务不填此项)
o免维护 o可自行维护 o需培训维护人员或设维护点
|
o维护费低(单独勾选)
|
技术来源
(单选)
|
o自主开发 o国外引进再开发 o国际联合开发
|
知识产权归属
(单选)
|
o自有 o共有 o其它
|
转让现状或意向
(多选)
|
o已或正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受让国家地区
o拟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拟转让国家地区
|
典型案例
(300字以内)
|
若已或正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简单描述其应用推广情况。
|
技术提供方
|
机构名称:
|
上级科技管理部门:
|
单位属性:o企业 o科研机构 o大专院校 o设计单位 o其它
|
联系人:
|
电话:
|
Email:
|
地址:
|
邮编:
|
企业规模:(企业填,单选)
o小型企业(职工数<300人,年销售额<3000万)
o中型企业(职工数300-2000人,年销售额3000万-3亿)
o大型企业 (职工数>2000人,年销售额>3亿)
(注:大型和中型企业需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
请添加技术应用图片
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机制调查表
领域 单选 √
|
□能源 □农业 □林业 □水资源 □卫生健康 □建筑节能减排 □工业节能减排 □商用和民用节能减排 □防灾减灾 □资源环境 □废弃物利用 □交通 □材料技术 □信息技术 □生命技术 □工程技术 □化工技术 □其它
|
|
|
|
国别
|
|
|
技术提供单位
|
单位名称(中英):
|
|
单位属性:□科研机构 □设计单位 □大专院校 □企业 □其它
|
|
联系人(中英):
|
电话:
|
|
E-mail:
|
手机:
|
|
地址(中英):
|
邮编:
|
|
技术转移案例
|
案例名称:
|
|
单位名称(中英):
|
|
联系人(中英):
|
电话:
|
|
E-mail:
|
|
合作方式(多选)
|
□技术转让 □合作生产 □投资 □示范项目 □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 □人员交流 □其它:
|
|
项目支持方式(多选)
|
□对外援助成套设备项目 □对已援建成套项目进行的技术合作 □政府贴息的优惠贷款项目 □利用我国的援外合资合作项目资金 □双边科技合作协定的项目 □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 □利用联合国等组织或机构的专项资金 □其它: (请详述)
|
|
合作的主要障碍(多选)
|
□政策障碍 (详述) □资金障碍 (详述) □商务障碍 (详述) □信息沟通障碍(详述) □人员障碍 (详述) □知识产权障碍(详述) □其他:(详述)
|
|
具体的解决方法
|
(请详述)
|
|
具体建议
|
(请详述)
|
|
典型案例
|
如有典型案例材料,请附相关文档。(上传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