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的建设,是瓯海区创新发展的最大动力,直接关系到瓯海乃至温州市未来的创新发展,关系到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市、区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创新的‘希望’工程。”5月8日上午,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率队督查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中,这样表示。

走廊见多了,科创走廊是个啥?不少市民估计都不大了解。
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今年省“两会”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类似于一个大平台,将集聚一大批高大上产业,借助产学研的创新驱动,带动温州经济再腾飞。有兴趣的人可以搜搜广州深圳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走廊信息,就知道这个走廊的非同寻常意义。
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整体范围有多大,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如何建设,引入哪些支撑项目?目前,科创走廊整体规划正在加紧制定,位于瓯海的市高教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家就熟悉多了。
去年2月,国务院批复温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创区以温州国家高新区(浙南科技城)为核心,联合浙南产业集聚区核心区、自创区瓯江口园区、温州高教园区、乐清智能电气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创区瑞安园,构建“一区五园”发展格局,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
今年4月,《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9年八大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发布,细化落实八大专项攻坚行动内容和进度安排,挂出加速创建国家自创区建设的作战图、时间表。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在瓯海都有交集。目前,瓯海区已经提出要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契机,全面承接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建设,以大学城为核心,以温瑞大道为主轴,以温州科创小镇、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茶山梦创小镇、肯恩小镇五大特色小镇为支撑,加速构建瓯海区域科创走廊空间发展格局。

当天,一行人还走访了温州九家众创空间、阿里巴巴创新中心。
温州九家众创空间前身为温州创客空间,成立于2013年,是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可是如今,大楼里不少入驻的企业已搬走。
“创新平台建设,不是门口挂了多少牌子,请了多少指导老师,而是要看实实在在孵化培育了多少企业。一些好的企业在我们这里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初中’‘高中’就去别的地方了,这不应该发生,我们要顺势做好引导和支持,让这些企业在区里相应园区更好地发展。”看着企业搬走后的空场地,王振勇和平台负责人一起想对策。

在阿里巴巴创新中心,王振勇一行走访入驻的企业,与创业者交谈,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他表示,要以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内外部优质资源整合,以平台化的运营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化服务,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促进企业创新创业成长和发展。
实地走访之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一行人进行了头脑风暴。

《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9年八大专项攻坚行动推进实施意见(初稿)》成为焦点之一,针对八大任务,相关部门各自认领,抛出未来建设中可能遇见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王振勇现场协调。
“这个座谈会开了,就不再发征集意见,高教新区直接汇总梳理刚刚大家的建议,我希望意见按照项目化、数字化、时序化的要求,精简修改,文中明确具体项目负责部门防止推诿扯皮,使具体数据指标看得见,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作。”王振勇表示,要用实干巧干,共同推动瓯海区乃至温州产业转型发展,让瓯海成为温州“两区”建设的新高地。
(内容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温州日报,记者:金朝丹、张闻哲、许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