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2021年力争全省研发经费增长13%以上,占GDP比重达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
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工程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完善高能级平台体系制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制定《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取国务院批复台州、舟山国家高新区,争创宁波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加快实验室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定实施浙江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新增30家左右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工程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4个100 “双尖双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推进产业协同创新重点打造数字安防、集成电路、智能计算、网络通信、生物医药、炼化一体化与新材料等标志性产业链。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网上技术市场3.0建设,争创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推进“浙江拍”线上线下融合,2021年全省技术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元。
实施创新主体倍增提质工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50家。
◆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构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新增省技术创新中心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0家、省企业研究院200家。
◆推动建设创新联合体组建10个左右创新联合体。打造一批标杆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实施创新人才集聚裂变工程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大力集聚顶尖人才团队启动实施“三大人才高峰支持行动” “六大科技人才引培行动”。新引进培育2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50名海外工程师。
◆大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探索建立顶尖人才“白名单”制度,探索开展科研人员职称自主评聘试点。支持5家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实施科技合作开放协同工程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推进国际科技精准合作组织全球科技精准合作“云对接”系列活动,谋划中国(浙江)全球科技精准合作大会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建50家以上合作基地、孵化中心和实验室等。
◆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积极筹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嘉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积极推动国内科技交流力争与1~2家双一流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织“浙企中科行”“浙企名校行”等活动。
实施科技改善民生工程提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平
◆推进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争创第五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建10家左右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善平战结合的重大疫病防控科研攻关体系。谋划布局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强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启动实施以核心种源、核心技术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百品万亩”工程,育成推广农业新品种100个以上,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省市县派遣科技特派员1万人以上。
◆提升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争取湖州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实施科技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高质量编制实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谋划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高水平编制“2+9+8”科技创新规划。
◆强化科技工作组织保障推进省科技领导小组升格为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并实体化运作,加快组建省科技咨询委员会。
◆推进全省域协同创新开展“科技创新鼎”评选工作。开展新一轮省创新型城市(县)创建。支持各地建设研发飞地、人才飞地,就地引进创新人才。
◆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系一体化配置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
实施创新生态优化提升工程打造一流的创新环境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新增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以上,新备案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50家以上。
◆完善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微系统。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天使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贷款、研发保险等方式。
◆完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完善科研诚信和科技监督信息平台功能,研究制定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甘玲,通讯员:李崇高)